Monday, December 17, 2007

■ Cecil Balmon



聽英文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吃力,沒辦法及時整理很多東西記下來
可是這真的是精彩的一場演講
Toyo Ito說他把Cecil Balmon當成一個哲學家
這是完全超越對一個結構工程師的形容

從結構為出發點,探究幾何的本質
結構呈現出來的美感其實就是幾何的美感

我最喜歡的還是Coimbra的那座橋
很簡單的概念,很精準的決策,很俐落的設計
整個就是漂亮

■ Piano


從來沒想到,這樣一群人可以就這麼容易的又聚在一起
其中有人還已經去國外晃了一圈回來了...

那下一次會是什麼時候呢..?

人總是可以這麼輕易的聚在一起又分開
很開心的晚上

不由的覺得這個流動的世界實在是很可愛

■ 果汁和咖啡



點了一模一樣的餐以後
一個人點了咖啡,一個人點了果汁
maybe it's ju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s.

Saturday, December 08, 2007

□ mur



一個學期一次的領薪水,這次把錢全都花在電腦上了

有時候真的懷疑我從交大帶出來的癖好是不是稍微重了點

NB加了ram、買新硬碟、隨身碟還有一塊手繪版

前兩個禮拜跟A龍去逛了NOVA,我才發現我真的是可以把去NOVA當逛街的人阿~

一般人無法理解的癖好..XD


突然發現沒事跟朋友出去晃晃真的很重要,晃完幹勁都來了

連卡了很久的設計都生出來了

最近覺都有睡到,雖然設計又遇到瓶頸,不過好像也不是那麼難以解決

不過看到研一的學弟妹在做著有趣的小案子,突然有點羨慕


沒什麼主題的文章

Monday, November 12, 2007

■ 20分鐘


是張攝影作業
我只有20分鐘可以完成它
大概拍了20張吧
昨天下午其實有點累
但是拿著相機的那20分鐘讓我突然覺得很滿足

這張的構圖很不平衡,阮伯一定不會喜歡
可是咧...怎麼說
我就是愛它的偏執

Sunday, November 11, 2007

■ 結束了嗎...?


那個橘色還是一樣耀眼
我寧可相信,這對他來說是另一個開始
對大家來說也是

■ Portfolio

整理一本作品集,除了要申請學校,也算是對自己有個交代

慶幸,沒有什麼案子是不能放進作品集的~







...read more

Monday, October 22, 2007

■ 筆觸


最近幾次的case,我都會在裡面嘗試一些自己不擅長或不常用的東西
當然摸索會花一些時間
有點trial and error的意味在裡面,當然時間成本會相對的高
但是有趣,也比較有挑戰性

...read more

Sunday, October 21, 2007

■ 時間



How much I can take...?

最近我越來越常問我自己這句話

這學期的課明明loading不大的

但是事情還是多到做不完

10月底要到了,今天終於受不了進度開始做作品集

要趕在競圖開始前完成

排排版本來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不過要用盡所有力氣來排版就不同了,那就會是是建築

比起網頁和海報,那是件多快樂的事阿...

但是還是得把那些壓死人的事情做完,不是嗎...?

很多時候,當工作在你面前瞪著你,你沒有選擇的權力....

Friday, October 05, 2007

■ Photographic

無意間去翻了大學時代拍的照片出來
然後回想我過去一年多以來拍的照片
奇怪的現象
現在的器材和sense都比較好
但是為什麼像這樣子水準的照片卻再也沒出現過..?



敦南誠品去過十幾次,但是卻沒有一張照片可以像這張一樣表達我對於那個地方的喜愛和激賞,又帶有旁觀者的孤獨

...read more

Wednesday, October 03, 2007

■ Mind of Architectere



我還是比較喜歡用那本書的名字形容那天的追思會
路斯義教堂從裡面怎麼拍都拍不直

那樣的空間加上氣氛,很容易對人的心臟產生衝動

□ play



G96迎新邀請函
老實說我還蠻愛做這種不太需要嚴謹的思考概念的東西
玩得很開心阿~

Monday, September 03, 2007

■ 輕重

大概上學期中我養成了睡前看幾頁小說的習慣

兩個禮拜前剛結束海邊的卡夫卡,決定先暫時不去理村上春樹了,對他其他還沒看過的書也沒有什麼興趣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以後,其他作品的內容都讓我覺得有點多餘,海邊的卡夫卡倒是讓我眼睛稍微亮了一下,過陣子再來找黑夜之後來看看好了

於是找新的小說家變成我前陣子偶而會思考的事情,當然我也不是那麼確定我要繼續保持睡前看小說的習慣,不過因為所有的文字書裡,小說是最讓我可以很輕易的翻開又繼續往下走的一類,所以其實這習慣也就很自然的不受到排斥了

三個多禮拜前聽評圖的時候阿德題到了個作家,印象中他不是第一次題這個人,但在很早已前,這個人的名字就已經被我記住了,只是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寫啥小說來著,也沒有去查過,就跟讓我記住這個名字的人一樣,沒事不常出現,但是在某些關鍵時刻,腦袋裡第一個出現的永遠是那個人

上禮拜總算是google了一下這個偶而會被題起的作家,才發現原來前陣子被一堆人講到爛的那個名詞是出自於他的小說標題,就像挪威的森林之於村上春樹一樣,這本小說似乎膾炙人口的誇張,還被改編成電影,那電影還躺在我硬碟裡有一段時間了,但沒去看過

然後把電影找出來看了一下,不到一小時我就決定不繼續看了,小說肯定比電影精彩,感覺編劇很用力的想要用電影來再詮釋小說,不過因為有太多東西是單純建構在文字上而非影像能表達,所以電影怎麼看都少了什麼,又多了點不必要的東西,不過也許只是因為我不喜歡看那些沉悶做作的藝術電影罷了

於是就像選擇挪威的森林一樣,今天在誠品我連封底都還沒看完就把這本書拿去結帳了,會這麼賣的書一定不會難讀,所以說我應該不至於讀到睡著,有沒有興趣就是另一回事了,當初會讀挪威的森林也跟村上春樹無關,只是單純的喜歡伍佰的那首歌罷了,之後聽了Beatles的Norway's Woods反而沒那麼喜歡


剛剛翻開小說看到目錄我就笑開了,一整個在心裡大笑,第一部的標題就寫著"輕與重"

看了二十幾頁以後無論如何都要打開電腦來寫一下這篇blog,因為那些這一兩年來在我心裡不斷翻滾的想法在小說的前二十幾頁裡一再的被拿出來講了又講

習慣性的會想找一張適合的薄片塞進理當書籤,一時找不到跟花見有關的東西(也的確沒有下什麼具體的東西),就找了桌上前陣子東別新開飲料店的名片塞進去書裡,因為店名很巧的叫做Milan

Milan‧Kundera

Saturday, August 25, 2007

■ 階段


正評這種事總是讓人又愛又恨
尤其是當自己知道上去present一定會很慘的時候

我從來就不認為設計做完再掰概念是件對的事
設計裡很少談論對錯,但這件事肯定是錯的
當你抱著"反正概念只是用來唬人用的"這種想法來做設計的時候,你的設計就會一點一滴失控
然後設計的品質就直線下降
我也從來不用這種方法做設計,對我來說,沒有概念就沒有設計,當大家的設計執行能力都差不多的時候,概念就會分出高下

...read more

Friday, August 17, 2007

■ 海邊的卡夫卡

恩....

看完以後 想到一大堆話可以說 然後瞬間 不知道該說什麼

於是那些話就這樣子被支解掉了....

相較於挪威的森林的寫實

這次真的是抽象得要命

■ sleep

「看畫啊。」
「聽風的聲音。」
「你可以辦得到。」
「不妨睡一覺。」
「醒來的時候,你已經成為新世界的一部份了。」


寫不出來的孤獨

Monday, August 13, 2007

■ 所有人、某個人、任何人、沒有人

這個故事裡面有四個人,他們的名字是所有人、某個人、任何人以及沒有人。


有個重要的事情要做,所有人確信某個人會去做,任何人也可以做,但是最後沒有人做了這件事。

某個人很生氣,因為這本來是所有人該做的事。所有人想說某個人會去做,但沒有人發現所有人
不會去做。

結果,在沒有人做了任何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後,所有人就去責怪某個人沒去做。

■ LOMO


關於攝影,向來我是依賴數位相機而達到所謂的"精準"

不管是構圖或是景深或是亮度

精準到幾乎失去了直覺

七月某個悶到不行的下午,跑去買了台lomo-fisheye

...read more